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走进宁晋 > 方志宁晋

2000版《宁晋县志》记载的十二条河流

时间:2023-12-29 16:37:51来源:方志办

2000版《宁晋县志》记载的十二条河流

宁晋河流纵横交错,河道迁徙多变,河源复杂,河水浩大。古河淤塞、改道、消失颇多。1949年前,流经和存在的河流记载如下:

滹沱河 古称滹水,域内大河之一,有“小黄河”之称。性遄悍,善淤、善决、善徙。源出山西繁峙县东北泰戏山。汇五台、代、忻、定、襄、盂诸县水,逾高峰口、出太行纵谷,经平山县纳冶河,至藁城,一股向东北过深泽、安平、饶阳、河间与潴龙河平行注入白洋淀。一股向东经束鹿,达宁晋,驻足泊地。清同治七年(1868年)北徙后,远离县境。但每遇洪水,南泛为害。

洨河 古称洨水,上游有三源,其中支为主流,源于获鹿县。在栾城汇北沙河、南沙河、潴龙河,至赵县汇赵家河,自边村入境。明崇祯年间(1628-1645年),河道淤塞,改至南关广济桥南流,散漫平地,不显河形。民国35年 (1946年),抗日民主政府将洨河自小马村北汇入北沙河,旧河遂废。

滏阳河 旧志载,“源发河南磁州境内……经邯郸、曲周、任县、隆平(今隆尧)至宁晋”,自耿庄桥村南入境,北流至小河口村南,横穿澧河,呈十字河形。后北流淤塞,滏澧合流,改向东经艾辛庄、侯口东出境。经历代人工疏浚,曾为邯郸至天津水路航道,行洪、排沥作用兼有。

碱河 源于藁城县,经栾城、赵县至宁晋入滏阳河,常被滹沱河水冲淤。民国初年,下游壅塞失形,汛期漫流四野,流经路线无考。

沙河 源于赞皇县黄沙岭,经元氏、临城、赵县达宁晋入滏阳河。昔时,沙河被滹沱河水冲淤,下段失形,改道入北澧河。

七里河 亦称南水,位于宋家庄村北,柏乡槐、午河所注,流入宁晋泊中,东归滏阳河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滹沱河南徙,于贾家口横截滏阳河,遂将七里河口淤平,河水散为湖泊。清末至建国前,曾动工挑浚。经槐、午河,于北鱼村东入澧河。1949年后,不复存。

澧河 又称澧水、新挑河。旧志载,“澧河源发任县,为九河(蔡河、圣水河、马河、达活河、牛尾河、顺水河、段陈河、刘累河)注流而成”。旧澧河从隆平(今隆尧县)张家口南入宁晋,北流经前、后辛立庄入滏阳河。后淤塞失形,改由隆平张家口桥北入宁晋。清同治十一年(1872年),挑浚至徐家河关帝庙,汇槐、午、泜、沙、洨诸水,经徐家河、曹家台至史家咀村北入滏阳河。亦称新挑河。

漳河 古称漳水,历史悠久,是宁晋大河之一。漳有二源,均出山西。西汉前,属黄河水系。新莽时,黄河南徙,属清河支流。隋炀帝开凿永济渠,为南运河支流,属海河水系。漳河改道变迁,自唐始频繁。迁徙分南、中、北三个河道,北道自东南入境,汇于泊中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 至嘉庆末年(1796年),漳河并行三道,入滏阳河一支称新漳河,至新河南入宁晋泊一支称老漳河。

泜河 自临城县西南东流,经隆平唐山(今隆尧山口)至任县邢家湾入澧河。因故道河水泛滥,改由隆平官庄经黄家庄村南入宁晋泊。夏秋暴涨,春来干涸,害多利少。

槐河、午河 槐河源于赞皇县,经柏乡、隆平与午河合流,至北鱼村,东流入澧河。

太白渠 即运粮河、绵水,属古河之一。汉永平元年(58年),开通漕船,自元氏西北经赵县北晋村向南入境,再经张孟、高庄入宁晋泊。久已失形。

摘自《宁晋县志》